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公告动态

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指引

         为精准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升我行信贷人员专业能力,对现阶段可运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全面梳理,并推送《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指引》供大家学习参考。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的工具。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逐步形成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2023年1月下旬,央行对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进行延续。再进一步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和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的同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机构性货币政策分类

(一)长期性工具

主要服务于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现阶段我行可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为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

(二)阶段性支持工具

     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是除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之外的其他机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均为阶段性工具。

具体工具介绍

(一)长期性工具

1、支小再贷款

政策内容:人民银行为引导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而对其发放的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期限分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三个档次。再贷款借款合同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单笔再贷款展期次数累计不超过2次,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期再贷款利率执行,分别为1.7%、1.9%、2%,金融机构运用支小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在5.5%左右。   

支持范围: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和单户授信3000万元(含)以下的民营企业。

政策期限:长期。

2、再贴现

政策内容:是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商业票据,向人民银行作票据转让,以此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行为。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目前年利率为2%。   

支持范围:优先对票面金额500万元以下的票据办理再贴现;优先对民营、小微企业、涉农、科创企业票据和绿色票据办理再贴现。

政策期限:长期。

(二)阶段性支持工具

1、碳减排支持工具

政策内容:人民银行按照碳减排贷款本金的60%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期限1年,可展期2次,利率1.75%。金融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贷款,贷款利率与发放时最近一次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

支持范围:碳减排支持工具主要支持相关金融机构发放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3大领域23项子领域的贷款,贷款涉及项目应属于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

政策期限:2021年至2024年末。

2、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

政策内容:人民银行采取“先贷后借”模式,按照支持范围内经认定的交通物流贷款本金等额向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资金支持。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1次,展期利率不变。  

支持范围: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经认定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中小物流配送(含快递)企业、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经营者、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道路货物运输站场经营者、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   

政策期限: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6月底。

3、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政策内容:人民银行采取“先贷后借”模式,按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本金的100%予以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利率1.75%,期限1年,按月发放。

 支持范围:明确支持煤的大规模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运用等七个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以及支持煤炭开发利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政策期限:2021年至2023年底。

4、科技创新再贷款

政策内容:人民银行采取“先贷后借”模式,按照支持范围内且期限6个月以上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60%向相关金融机构提供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展期利率不变。金融机构运用科技创再贷款定向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融资。   

支持范围:纳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名单内的科技企业。

政策期限:2022年4月1日起实施,对商业银行在2022年四季度、2023年一季度向科技创新企业发放的贷款继续提供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

5、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

政策内容:人民银行采取“先贷后借”模式,按季度发放,各金融机构可通过本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或“信用中国”查询辖内普惠养老机构的公示信息和信用信息,自主决定相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发放优惠贷款。期限1年,可展期2次,利率1.75%。贷款利率与发放时最近一次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

支持范围:明确支持符合标准的普惠养老机构项目,初期选择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五个省份开展试点。

政策期限:2022年4月开始,实施期暂定两年。